郑光美 鸟类研究的耕耘者

发布时间:2020-05-12  浏览次数:

1956级生物系校友。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20多项研究课题,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合编《普通动物学》等多部高校教材,出版专著十余部。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1948年,北平师范大学校园里经常会见到一位夹着画板的青年学生。每次他路过生物学系的温室时,都会驻足窗前,凝视穿着白大褂的师生们认真严谨地做着实验。不久,他考入了生物学系,从此与鸟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光美。


学习动力


1954年大学毕业后,郑光美留校任助教,开始随包桂睿教授采集鸟类标本。在日复一日的标本采集工作中,他不但练就了一手制作标本的好本领,而且对鸟类区系有了系统的认识。

1956年,郑光美进入东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苏联著名的动物生态学家和动物地理学家库加金教授。当时国内的鸟类研究水平还比较低,谁打鸟的枪法准,谁就能拿到研究样本,成为好的研究人员。当库加金首次把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带到中国后,很多传统的做法被颠覆。他反对盲目的打鸟:“研究对象都死了,就没有研究价值了。”

库加金以身示范,手把手地教给郑光美如何观察鸟类、研究鸟类。那时,只要库加金提到的、教过的,郑光美都会认真学习。2年的时间里,郑光美跟库加金走过了东北的许多地方,在教授身边学会了许多研究鸟类的方法。在库加金活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活跃的学术思维引领下,郑光美的学术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科考有韧劲


1960年初夏的秦岭,郑光美带领的考察队伍行进在荆棘丛生,廖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中。他们的目标是从秦岭南麓翻越主峰到达北坡,考察那里动植物的垂直分布特征。

当他们翻过秦岭主梁,行走在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时,他们遇到了巨大的生存挑战。此时离目的地还有240公里,但备用的补给消耗殆尽,在这无边无际的森林里,考察队员的思想和体能都面对着极大考验。正不知所措,恰巧遇到了进山拉木头的解放军。山路是刚用炸药开出来的,非常狭窄且极其陡峭,解放军不敢冒险带他们出山。最终,郑光美决定带领队伍跟车出山,他毅然决然地跳上了第一辆车。紧紧抓着车上的绳子,他看着车外的悬崖,半个车轮在山路外悬空。就这样,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走出了无人区。

此次科考,郑光美撰写的《秦岭南麓鸟类的生态分布》成为了国内首篇讨论动物生态分布特征的论文。科考中,他们还偶然发现了大熊猫的皮毛、碎骨,他们随即拼出了带牙齿的大熊猫头骨。1964年,郑光美在《动物学杂志》上向世界宣布首次在中国秦岭发现了大熊猫。这一发现,把大熊猫分布的区域扩大了一倍,秦岭大熊猫得到了科学界的承认。


科研有突破


科学研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发掘探索。

德国著名鸟类学家斯特利斯曼曾提出,在非洲过冬的新疆红背伯劳属于不完全换羽的鸟类。在研究鸟类换羽规律的专家面前,郑光美并没有盲从,而是开展了认真细致的研究。上世纪70年代初,郑光美从北京来到新疆,开始对新疆特有鸟类进行标本采集,对红背伯劳、灰伯劳开展深入研究。

经过研究,他发现一般的情况下,候鸟在秋季才会换羽,但由于新疆地区气候干热,鸟类羽毛磨损严重,因此新疆红背伯劳提前到了7月份换羽。到了9月份,新换的羽毛经历了去非洲的长途飞行,又变旧了,会让人误以为一直没有换羽。斯特利斯曼仅研究在非洲的新疆红背伯劳的换羽情况,得到的结论是片面的,不真实的。

郑光美用自己严谨的研究,突破了专家作出的错误判断。他对红尾伯劳的观察,也开启了国内对鸟类领域行为的研究。


术业有专攻


黄腹角雉是中国特产鸟,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对这种珍稀鸟类还一无所知。在郑作新院士的邀请下,郑光美走上了对黄腹角雉的研究历程,开启了他最有意义的学术生涯。

1983年夏,郑光美在浙南方圆数百公里的的林区,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野外生活的黄腹角雉雄鸟和雌鸟的照片。1984年4月,为了深入研究黄腹角雉的习性,他再次来到山势陡峭、云雾笼罩的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千斤坑的考察途中,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郑光美从倾斜的石板上滑了下去,慌乱间抓住了一棵孤零零的小树。半小时后,当他脱离危险回头看滑倒的地方,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3天以后,他们终于发现了黄腹角雉,但还没发现黄腹角雉的巢,艰苦的考察还在继续。一天,郑光美冒雨上山,无意间撞到了大树,随之从树上飞起了一只黄腹角雉。凭着直觉,他马上拿起望远镜观察,惊喜地发现树干上有一个浅浅的窝,窝里还有4枚土黄色的卵。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野外发现黄腹角雉的巢。

后来,郑光美通过十余年的驯养繁殖研究,攻克了原产于亚热带高山的黄腹角雉的存活、受精和繁殖等难题,在北京地区建成了可自我维系的人工种群。他和学生们关于黄腹角雉的19篇论文被权威性巨著《世界鸟类手册》所引用,被同行们誉为“黄腹角雉之父”。

在郑光美看来,鸟类研究就是他的生命之伴,是他的人生价值所在。他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高高飘扬在鸟类研究的高地,引领着后来人前进的方向!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电话:0431-85098206
邮编:130024

  • 微信公众平台

  • 校友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