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1 浏览次数:
作者简介:刘恩甫,1927年9月29日出生,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953届毕业,比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函授教育科科长、历史系副系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等。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非常紧缺。我们学校在利用传统教育方式培养人才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其他方式培养人才,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
1952年,成仿吾校长来到我校后,开始学习苏联函授教育的模式,着手创办我校的函授教育。当时,我校的中文、历史等学科汇聚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学术大 师,学 科 能 力 很 强。于 是,在 成老的主持下,我校于1953年成立了函授教育科,利用部分学科的优势,开始在中文、历史、数学等专业开设函授教育,招收函授生。我本人也于这一年进入函授教育科工作,参与了我校函授教育的创办活动。当时在东北地区我校是第一个开办函授教育的高校,因此我校也成了国内最早开办函授教育的学校之一。从此,我校的函授教育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后来还成立了函授教育处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除了在学校层面设置的函授教育科外,当时各函授招生单位还专门设有主管函授教育的副系主任,专门负责函授生的招生、课程安排等工作。但是,我们很快就遇到了困难:由于当时在国内函授教育属于起步阶段,没有前例可以借鉴,甚至没有人编写过相关教材。面对这种情况,学校组织人力对函授生的整体情况做了调研,根据调研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安排,并组织开展函授教育的各系的高水平教师进行函授教材编写工作。
出席函授工作会议代表合影
由于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先进、便利的信息传递方式,所以,根据当时的 实际情况,学校对函授生的教育方式是 “平时函授教学,假期集中授课,各 地成立函授站指导学生”。
平时函授教学即指学生以自学教材、信件答疑等方式进行教学。为 此,我校当时专门设立了教材发行组,专门负责将我校教师编写的教材、 专业指导书等在我校的印刷厂印刷,在各个教学阶段通过邮局邮寄到各地 函授生手中。
每年寒暑假期间,我校还将各地的函授生集中到学校,组织教师对他 们进行集中授课。当时,杨公骥、何善周等老师,都曾经给函授生上过 课。这些教师们对于利用假期开课也毫无怨言,像平时给在校生上课一 样,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备课讲课。由于函授生的基础不一样,这些讲 课教师甚至要比给在校生讲课时还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同时,在校生们也 非常支持函授教育工作。由于条件所限,函授生们来校集中上课时没有专 门的住处,于是,在校生们都能非常配合地让函授生住在学生寝室中。
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校还在各个地区的中心城市如四平、抚 顺、大连等地建立了函授教育站,不定期地派专业教师过去,利用周日 (那时是每周日休息制)为当地的函授生答疑解惑。同时,学校还创办了 《学习指导》杂志,专门针对函授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 析、讲解,定期通过邮局分发到学生手中。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电话:0431-85098206
邮编:130024
微信公众平台
校友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