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年往事 | 历史系78级毕业40年:《我们》中的我们

发布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

光阴流转,岁月不居。在东师校友的心中,母校的一人一景、一草一木都具有着非凡的意义,承载着青春的过往。“秩年往事”专栏,邀请校友们分享自己的东师故事。深情的文字随笔尖流淌,情感的共鸣在心间回荡,让我们来共同感受校友们的东师情怀。

《我们》中的我们

——东北师大历史系1978级毕业40周年纪念文集纪事

文 / 杨洪波

在毕业四十周年之际,我们编辑刊印了《我们—东北师大历史系七八级毕业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这本文集记录了我们的人生和感悟,那是一代人独特的故事。

我们是恢复高考后全国统考的第一届大学生。1978年10月,还记得那是一个飘雪的日子,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位于长春市自由大路的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恢复原校名“东北师范大学”)。全年级111位同学,从此结成了近半个世纪的同窗友谊。1982年毕业后,先后各自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一晃已是鬓发染霜,日薄西山,除了老成练达,心态和体态都微显暮年的老态。正是岁月饶过谁。

毕业后我们有过几次集体返回母校,2022年是我们毕业40周年,但因为疫情,阻断了我们预期中的返校活动。组织编辑一本回忆我们人生的纪念文集,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缺憾。2008年,我们编印了精装本《相识三十年》图文集,2018年, 编印了同学回忆录《瞬间》。经过一年努力,图文并茂的纪念文集由70余人撰稿,120余篇诗文,上千页的篇幅,百万字的规模,呈现在我们面前。书有重量,书中的文字更是掷地有声。

文集的编辑凝聚了全年级同学的热情和心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并不清楚,但这本文集是怎么炼成的,我是一清二楚。我在文末《编者絮语》中,概述了本文集的成书过程,对文集结构、内容、价值和意义做了一些说明:

“2022年,我们的人生之舟在时间的长河里激荡了40年。蓦然回首,恍如瞬间。当我们停下脚步,回望往昔岁月,就像农夫伫立在金秋的麦田,几多收获的喜悦,几多耕耘的艰辛,交织成无尽的感慨。

我们全过程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回望我们自己的历史,自然会用自己的视角和眼光去审视这个时代。我们在这个时代里尽情挥洒,身上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深刻烙印。我们无疑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符号,走到哪里都可以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是七八级。我们有责任把我们的经历做个梳理,把我们自己和这个时代同进退、共沉浮的故事记录下来。

文集分成六个部分:千回百转、朝花夕拾、天鉴情真、灼见真知、悦性怡心、光影记忆,将个人经历、难忘瞬间、情感故事、思想火花、幸福生活等内容分列在各个栏目之下,也将大学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各种照片荟萃其中,借助图片记录和承载我们的历史。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成就了这部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书。相信这本文集从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文字之精彩,在国内七八级纪念文集中当是绝无仅有、独领风骚。

本文集的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因为真实才尤为感人。经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淬炼,我们都不再戴着面具,乔装打扮,不再在乎荣辱得失,臧否毁誉,更不会再正襟危坐,道貌岸然,也不再会谨小慎微,言不由衷,回归了本我,找回了真实的自己。于是,我们的文章在写真事,写真情,写真我,文风也断无矫揉造作、脂粉酸味儿,文字中迸发着铮铮作响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编辑部的同学作为文集的第一读者,常常被同学们鲜活生动的故事所感动,每读一遍,都会沉浸其中,或泪眼婆娑,或忍俊不禁,情感被故事打动,心灵被故事震撼。文字的力量就是如此或柔或刚,如雷霆之千钧,犹细流之缠绵,总是这样触及人心,涤荡灵魂。

文集中各种写作体裁、题材和风格融为一炉,让本书成为经历的万花筒,情感的蓄水池,思想的百草园。

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书,浓缩汇集了我们40年的历史片段,但愿能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千零一夜》,每每翻阅,徜徉其中,爱不释手,直到老去。人的生命有限,历史在不断延伸。我们有光荣与梦想,但我们终究只是历史长卷中一个阶段的偶然存在。聊以自慰的是,我们的故事不会随风飘散,我们一路攀登、一路跋涉的结结实实的脚印已经刻写在这本文集里,我们把它留给自己,也留给我们的子孙。这笔财富胜过千金万贯。”

《我们》中的故事如此精彩,和《我们》中的我们的丰富而复杂的经历有关。入学时,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身份也是五花八门,工农商学兵,品类很齐全,扛过枪的,下过乡的,教过书的,经过商的,采过煤的,开过车的,卖过货的,搬过砖的,背麻袋的,烧锅炉的,放过马的,当过官的,受过表彰的,进过班房的......在社会上磨练摔打多年,带着各自的社会印记走进校园,也有几位不谙世事的“生瓜蛋子”的应届毕业生混迹其中。同学之间年龄跨度从1946年出生到1961年出生,虽是同学,又如叔侄。这就是当时的我们。

毕业后的四十年,《我们》中的我们都有各具特色的人生,各自的精彩,有普教园丁,有学界名人,有商界精英,有机关骨干.....文集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或感慨不禁,或心酸涕零,或忍俊捧腹,或掩卷长思。

《我们》中的我们,曾经历过太多的苦难。文集中收录了同学们对那个历史阶段亲身经历的回顾和深刻反思。有的同学回忆在下放、下乡期间,淳朴的乡亲们真诚的帮助。有的同学回顾了从青少年起就被贫穷、饥饿、恐惧、焦虑、压抑等各种各样的梦折磨着。改革开放后才有了新生。

走出贫乏困顿的年代,走进改革开放的春天,恢复高考后,我们走到了一起。从此,我们又开始演绎人生中最为辉煌的阶段。

《我们》中的我们是幸运的。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我们在经历苦难之后赶上了恢复高考。参加高考的故事曲折而戏剧化,有的同学几经周折才得以被批准报名参加高考,有的同学因政审不过关而四处申诉,有的同学不懂考试规则,想弃考数学,被老师一脚踢进考场,结果踢出一个县里的文科状元。

《我们》中的我们,是一群爱读书、乐于钻研学问的人,多位同学成为有影响的优秀学者。他们用自己的学识构建自己的学术人生,贡献着社会。

每一位考上大学的同学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大学期间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我们上学的时候,正是改革开放之初,高校也是刚刚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丢掉包袱和枷锁的老师们都是满腔热忱地投入教学,我们有幸在读书期间接受了许多名家学者的传道授业解惑。当时东北师大历史系算得上名师云集,在国内历史学界很有影响,比如林志纯先生(笔名日知)、郭守田先生、陈连庆先生、丁则民先生、李洵先生、徐喜辰先生、夏景才先生、朱寰先生、吴枫先生、薛虹先生、赵矢元先生......可以写出一长串名字。他们中有9位担任全国性学术学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职。那时很重视学术交流,从国内外邀请很多著名学者来系里做报告,那又是一串闪亮响亮的名字:李学勤、赵俪生、史树青、井上清(日本)、毛昭晰、吴于廑、胡滨、苑书义......名师出高徒,艺精需磨练。我们很少有娱乐活动,当学弟学妹们纵情歌舞、游玩散步的时候,我们大多都静静地在教室里学习。书山揽胜,学海泛舟,这是我们唯一最为喜欢的事情。几分努力,几分收获,1982年毕业前研究生考试,全年级有18位同学考取研究生。那些基础好年龄大的同学因为要照顾家庭放弃了考研,不然会有更多同学考上。那一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是2万人。工作若干年后,先后又有多位同学考取研究生,更有十余位同学获得博士学位。这些学业傲人的同学,有的成为国内学界名人,教授达二三十位,博士生导师有十四位。

年级中有几位在国内很有影响的学者,商业部王志乐同学、复旦大学吴松弟同学、国防大学马骏同学、南京大学任东来同学,还有从历史系后来转到中文系的孟繁华同学,他们都在学术界颇有建树。

除此之外,同学中优秀学者为数不少,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博导张鹤泉教授,东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部原党委书记、博导、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秘书长程舒伟教授,东北师大历史系原系主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现代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导马世力教授,吉林大学博导杜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导李晓菊教授,华东师大历史系博导金志霖教授,河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导倪世光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谢景芳教授,长春广播电视大学张惠诚教授,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郑敏,北京科技大学左大千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李巍教授,东北师大历史系胡赤军教授,吉林大学傅菁林教授,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博导李颖教授,吉林师范大学厉永平教授,东北电力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王宜放教授,辽宁师大历史系赵洪刚教授,中央电视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王建吉教授,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哈萨教授,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杜成安教授,吉林省委党校学术委员王英林教授,锦州电视大学陈晓光教授,辽宁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所长、研究员何晓芳,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博导胡维革,吉林省地方志研究所研究员宋抵,吉林市博物馆研究员翟立伟,等等。

学术成就也好,事业成功也罢,都是因为我们在那一年考上了大学。现在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有各种看法,但我们大多数同学坚信,改革开放首先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

毕业40年,每位同学都沿着自己的生命轨迹坚定地前行,人生都是如此的饱满和丰盈。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并不能单纯以学术成就作为唯一标准。我们中还有不少在基础教育和专科教育、地方党校等领域默默奉献的同学,有在机关埋头苦干的同学,有在商界摸爬滚打的同学,有的同学至今还在一线带着使命感在拼搏。他们都是强者,是生活的强者,是生命的强者。

《我们》中的我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爱的人。有的同学十年照顾植物人病妻,有的同学毕业回到家乡,兑现对农村妻子的承诺,他们都是有情有义有爱的中国好男人。

《我们》中的我们,是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一群人。

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是我们这些人所不能舍弃的情怀和责任。我们坚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潮流。我们是这样一群人,真正的爱国者。

《我们》中的我们,是一群回归本色又敢嬉笑怒骂的人,同时又是一群热爱生活的人。

退休了,除了含饴弄孙,更多的同学在娱乐自己,旅行、唱歌、弹琴、收藏、美食、写诗作文,各取所好。只要快乐,夫复何求。

我们在尽最大努力地去快乐生活,让老态的身躯里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更多的活力。我们还要看着这个世界的改变,改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中的我们故事太多,上百万字也不过是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除了自我欣赏,甚至陶醉,或许这本文集还能为未来研究新三届这个特殊群体提供一些素材。

2022年11月1日

作者简介

杨洪波,历史系1978级本科、1982级硕士校友。历任清华大学社科系教师、系主任助理、系工会主席,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二级公司总经理,《罗博报告》杂志社社长、《卓越理财》杂志出版人。主编《中国近现代国情问题剖析》《书林撷英》《历史的启示》等多部书籍;热衷旅行,游历国内各省区及数十个国家,著有《诗意的远方——西行日记》;在《东北师大学报》《清华大学学报》《辽宁大学学报》《满族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清史方面论文。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电话:0431-85098206
邮编:130024

  • 微信公众平台

  • 校友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