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回眸 | 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发展印记

发布时间:2024-01-02  浏览次数: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转眼间,2023年已接近尾声,2024年正满载希望翘首而来。回首这一年,东师人深学践悟,砥砺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构建“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1.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党组决策部署,把主题教育作为全校师生凝心聚力谋发展的重要契机,聚焦师范院校使命担当,践行强师报国初心,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三个结合”为抓手,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结合专业优势,牵头组建“郑德荣式党的创新理论研讲团”。会聚吉林众多高校专家力量,引导广大师生传承红色信仰火炬,弘扬郑德荣精神。在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举办两期“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矢志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干部人才专题培训班,学校全体处级干部和国家级优秀人才参加了培训。马克思主义学部与长春市朝阳区委联合成立“星火青音·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博宣讲团”,为基层单位提供“菜单式”宣讲服务,将专业的理论素养、昂扬的青春朝气注入宣讲,助力朝阳区的政治理论学习、青年思想引领等工作。

●结合办学特色高品质推动区域基础教育发展。与长春市教育局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5项专项合作协议,以长春基础教育研究院为依托,全面实施“一十百千万”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牵头落实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全面推进受援高校基础教育服务能力提升。针对民族地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开展教学能力薄弱问题,学校启动巩固提升计划,深入民族学校开展入校诊断,开展培训1400余人次。

●结合生动实践高标准培养新时代青年。以庆祝中共党史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部田克勤教授执教50周年为契机,开展相关活动,激励青年学子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潜心教书育人。由10名优秀学子组成的“理想与成才”报告团还进行了20余场主题教育报告会,以榜样教育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青春奋进力量。举办“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合唱音乐会暨五四青春歌会,激励东师学子从五四精神中汲取力量。东北师大主题教育的经验做法在教育部非中管直属高校主题教育交流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省委书记景俊海专程到我校调研并主持召开吉林省教育强省建设座谈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国教育新闻联播》对我校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进行了深入、全面报道。

2.学校教学工作取得新进展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6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2项,基础教育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的1项成果获得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我校获奖成果实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本科、研究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类型全覆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审一次,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代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

●我校17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累计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

●我校应认证的20个师范专业全部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学校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数量居全国首位。

●我校冬季项目科学化训练科普基地入选首批国家体育科普基地,成为吉林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级体育科普基地。

3.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部署建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和教学科研机构。

●新增博士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4个,支撑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优化。培育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获批立项。

●系统总结学科建设PI制的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健全学科带头人负责制(PI制)实施体系,遴选打造了学校重点建设、学院全面建设的100个PI制学科团队,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基层突破增权赋能。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质量达成阶段性目标,涌现出一批标志性成果,中期自评工作顺利完成。3个学科在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全国顶尖行列。新增社会科学总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2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学科行列,总计达到9个。

●新一轮“双一流”部省共建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学校签署“十四五”省校战略合作补充协议,地方政府多渠道支持力度进一步巩固扩大。

4.哲学社会科学持续高质量发展

●成功举办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颁奖典礼暨首届中国世界史学科发展高端论坛,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学理支撑、贡献东师力量。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中国网等多家中央级媒体对该活动给予了报道。

●获立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和长春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相关研究和博物馆教育工作得到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潘岳和省委副书记吴海英等领导同志的肯定。

●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开展跨院部、跨学科区域国别研究,以“学术戍边”的担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成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这是推进全国重点马院发展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培育,在巩固农村教育、东亚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咨政服务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在教师教育、东北振兴、社会治理、舆情监测等领域的智库布局。举办多场“东师智库发展系列学术报告”,8篇咨询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中国教育智库评价(CETTE)榜单”,发布《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2》《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2》。

●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单列学科)50项,其中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青年、后期等项目43项。获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项、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9项、人文社科项目规划项目19项。

5.理科多项科研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学校自然科学领域科研经费增长显著,获批科研经费总量超2亿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批数量和经费总量均创历史新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稳居全国前列,高层次人才项目取得新进展,获批国家“杰青”项目1项、“优青”项目2项;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7项。

●我校作为牵头单位获批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累计国拨经费4200万元。3个项目的成功获批,标志着我校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能力显著提升,获批数量实现历史性新突破。

●我校“糖复合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抗新冠及流感病毒新药取得重大进展。本成果受到吉林省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通过吉林省特殊快速通道申请获得了授权专利,与相关单位联合获批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新冠应急战略项目“QJ-1多糖抗新冠病毒作用研究”。目前团队正与相关单位密切合作,联合攻关,本年度需完成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力争2024年初申请临床试验。

●我校化学学院编辑出版的《分子科学学报》被Scopus数据库正式收录。此次被Scopus数据库收录是《分子科学学报》发展中的又一项重要突破,标志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和出版界的认可,这对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加强期刊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6.新增高级别人才创历史新高学校树立“大人才”工作理念,精准引才、精心育才、精诚留才,不断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一年来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5人,入选人数创历史新高。

●我校原校长、荣誉教授,数学与统计学院史宁中教授入选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新华社、《中国教育报》、教育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9月9日,史宁中教授、校长徐海阳赴京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

●刘益春院士牵头的光电功能材料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该团队由30人组成,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团队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我校教育学部刘善槐教授获全国首届“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奖励基金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奖励在“面向基础学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为研究生人才培养做出卓越贡献的青年导师。

●新增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批青年教师荣获全国首届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达摩院青橙奖“最具潜力奖”等奖掖支持,高水平青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7.学生培养屡创佳绩、捷报频传一年来,学校坚持铸魂育人、浓厚学风、建强队伍,持续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氛围。2022-2023学年,共有130人次获挑战杯等国家级竞赛奖励,近60名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吉林省优秀大学生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生谷振一荣获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全国仅10名),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本科生华苒君、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张翕然入选《人民日报》百名国家奖学金名录,陆家羲数学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首批毕业生徐卓获得欧盟“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行动”计划资助。

●我校学子在全国冰雪赛事中获佳绩。在“2022-2023赛季全国速度滑冰锦标赛”和“全国速度滑冰冠军赛”上,我校速度滑冰队在校学生及梯队培养运动员共取得1金2银7铜共10枚奖牌。我校目前是全国唯一一所参加全国速度滑冰专业赛事的全日制高校。在第9届全国大学生滑雪挑战赛总决赛上,我校滑雪队取得了两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我校是本届赛事参赛人数最多、奖牌数量最多的参赛高校。

●首次在净月校区举办校园文化节,首次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中精心设置了学校育人成果展、招生咨询台、社团展演、畅游校园等环节,全方位开放展示学校发展成就和风采。

8.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设和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获新突破学校树立“大外事”工作理念,确立“大国际化”的发展格局,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不断拓展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2023年,学校启动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共建“中俄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是我校首次与世界排名前 100 的高校共建多学科国际科研平台。

●我校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及地理科学学院等单位申报的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项目、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获批,未来三年,学校将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相关领域优秀人才,项目的获批是学校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一次重大突破,具有开创性意义。

9.两校区办学空间优化调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惟真楼正式投入使用,自由校区办学空间增长5.5万余平方米。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部分楼宇回归学校使用,净月校区办学空间增长3.6万余平方米。自由校区新一舍启动建设、净月校区新宿舍楼申请立项,学生住宿条件不断优化。两校区累计完成11.8万余平方米办学空间优化调整工作,公用房成本分担机制试点实施,一批教学科研机构喜迁新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空间得到极大改善。

10.东北师范大学第六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6月7日至9日,学校举行第六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双代会”)。334名正式代表和11名特邀代表、21名列席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参加大会。大会总结了上届双代会以来学校的主要工作,今后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第六届“双代会”未来五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会议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彰显了民主,谋划了发展,坚定了信心,必将对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踔厉奋发,赓续前行;和衷共济,踵事增华。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在新的一年,东北师范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矢志“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答好“教育强国、东师何为”的时代答卷,不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东师力量!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电话:0431-85098206
邮编:130024

  • 微信公众平台

  • 校友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