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学校召开2018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8-05-02  浏览次数:

4月25日,学校召开主题为“立足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 以一流本科助推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的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学校党政领导杨晓慧、刘益春、王延、马晓燕、郭建华、兰恒斌,党委常委高夯,校长助理常青、薛利锋,学校原副校长杨忠、张绍杰,以及学校教务委员会成员,督学组成员,机关各部处、相关直附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学院(部)党政班子成员、教务委员会成员、教授委员会成员、学科方向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郭建华主持。

刘益春首先从“高等教育形势与任务”“学校本科教育发展基础与挑战”“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培养时代新人”三个方面作了题为“全面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着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大会报告。他指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创新”是“强国”的必由之路,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需求、时代呼唤,更是大学使命。师范大学承担着“两代师表”共育重任,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东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说,人才培养是大学之根本,“一流本科”是卓越人才培养的基石。我校本科教育有着一大批热心教学、乐于教学的教师,有着优势学科、研究传统、高端人才、优质生源、高质量就业等方面的良好基础。同时,也与其他高校一样面临着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等问题的挑战。刘益春强调,要破解问题、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时代新人,必须以教学模式改革为着力点,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要倡导注重过程的探究教育,激发学生基于兴趣的内生动力,使学生养成批判反思的思维习惯,最终实现由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变的教学革命。在介绍了学校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遵循、主要举措和主要保障后,刘益春表示,未来我校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创造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大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以一流本科助推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 

会上,教育学部吕立杰教授从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视角作了题为“‘创造的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部庞立生教授、政法学院尹奎杰教授、化学学院李阳光教授、音乐学院尹爱青教授,作为学校通识教育必修课、文科学科基础课、理科学科基础课、新生研讨课的教师代表,分别以“做以理服人,浸润心灵的价值观教育”“案例教学在法理学课堂应用中的反思:以理育人”“从教障点反思如何开展大学化学教学”“音乐从体验到表达:以‘美’化人”为题介绍了教学改革经验。

 

随后,刘益春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数学与统计学院高夯教授和马克思主义学部韩秋红教授颁奖。高夯在获奖感言中表示,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播知识,更要培养能力;要锤炼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享受教学的快乐。

杨晓慧在题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培养一流卓越人才”的总结讲话中说,“打造一流本科、培育一流人才”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使命。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要把习近平教育思想作为“根本指针”,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核心要义”,将做好协同育人作为“重要保障”。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思想回答了“为谁办教育” “办什么样的教育” “怎样办教育” “为谁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六个问题,为培养新时代人才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我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树立坚定的大局观、科学的质量观、正确的人才观,在“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的新时代,深刻领会习近平教育思想,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师范大学。

他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要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教书育人和学校日常教学上。同时,要构建上下、左右、远近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建立科研、教学融合的育人机制,建设协同育人的环境。最后,杨晓慧表示,教书育人是大学最重要的“初心”,培养国家需求和时代呼唤的卓越教师是东师最重要的“使命”。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方向、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立德树人,希望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发出东师声音、体现东师元素、提供东师方案。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电话:0431-85098206
邮编:130024

  • 微信公众平台

  • 校友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