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东师桃李 · 强师报国 | 刘学兵:我与东师相遇相守的第40年

发布时间:2024-09-04  浏览次数:

undefined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全面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勉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两代师表共育的师范大学,东北师大近80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扎根教育一线的东师校友。他们秉持“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践行了“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誓言。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东北师范大学校友总会特开设“东师桃李·强师报国”专栏,连续刊载东师校友的育人故事、从教心得,展示东师人的师者风范和教育情怀,激励广大师生校友以他们为榜样,传承好、弘扬好教育家精神。

undefined

刘学兵东北师范大学1985级历史系校友,历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嘉兴校友会会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吉林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教育部第三批国培计划专家。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获评“2024年嘉兴市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也是我与东师这个伟大的学校结缘的第40年。1985年9月10日,我作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在东北师范大学这所人民教师的摇篮里参加了中国第一个教师节的庆祝活动,今日回首,仍记忆犹新,终生难忘!作为一名基础教育战线上的老兵,在中国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以《我与东师相遇相守的第40年》为题,讲述我在东师的教育故事,并寄语广大东师校友。

刻苦上进,拒绝平庸

记得小的时候,每当我又累又饿要放弃学习的时候,母亲经常对我说,“儿子,妈妈没有什么文化,但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人活着,宁可身上受苦,不让脸上受热,人活着,要有尊严。”这句话在告诉我:要刻苦向上,拒绝平庸。母亲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使我在农村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克服重重困难,考入了东北师范大学,我是我们那所农村中学1985届唯一考上大学的毕业生。

undefined

大学时光是五彩缤纷的。有各种社团活动、学术活动、研学活动,必修课、选修课林林总总……师大的伙食也是一级棒,便宜还可口,师大肉条这道菜,香美无比,至今难忘。

由于我个子很小,入大学那年才156厘米。我坚持每天晨跑,无论冬夏雨雪。由于高中英语底子差,高考分数只有65分,入学后被分到C班,从字母开始学起。我每天除了正常上课外,晚上回到寝室还能坚持自学,努力提升英语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各门功课成绩一直很好,获得过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等荣誉。

undefined

大学期间最喜欢听胡维革老师的中国近代史课,广博深刻,侃侃而谈,回味无穷。辅导员曲晓范老师和程舒伟老师没有给我们上过本科课,但后来分别成为我的硕士导师和博士导师。当时历史系还有很多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很有影响的教授,如林志纯先生、朱寰先生、丁则民先生等。从这些大先生身上,我感受到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的渊博学识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求知的道路;他们的高尚品德恰似明亮灯塔,为我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在他们的教育家精神鼓舞和激励下,我下定决心:以他们为榜样,潜心钻研学问,全心教书育人。

坚持理想,追求卓越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东北师大附中这所人人向往的全国名校。附中的首任校长陈元晖先生要求附中教师:“要当教育家,不做教书匠”。这句话激励一代代附中教师:坚持理想、追求卓越!

undefined

附中是大咖云集、名师辈出的全国名校,对年轻人来说,即是机遇,又有挑战。机遇是附中有优良传统,有改革精神,有名师引领。当年附中的李硕校长是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历史组老组长吴佳文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挑战就是能不能在众多高手过招时站稳讲台。

附中教师如何坚持理想、追求卓越?历史组老组长、特级教师吴佳文老师给出这样一条专业发展路径:一年入门,三年出徒,五年出成果,十年成名家。记得我刚入职的第二年,吴老师就安排我参加学校教学“百花奖”活动。附中的“百花奖”是在吉林省乃至全国都是非常有影响的教学活动,每届都有省内外众多兄弟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参与,是附中教师成长、成名的舞台。据回忆,我那次参加的是附中第八届教学“百花奖”,讲课的题目是《中俄尼布楚条约》。我知道,这是吴老师为我安排的出徒验收课。吴老师极为重视,带领历史组的老师帮我备课,听我试讲。在吴老师精心指导下,我获得了教学“百花奖”评比一等奖。

undefined

出徒之后,我坚定地瞄准五年、十年甚至更为高远的目标继续前行。我几乎每天都学习工作到深夜,批改、备课、看书、写感悟……分内分外的工作抢着干,把每一次任务都当做历练的机会。1989-1999年,我在附中担任了十年班主任工作,我的学生中有一大批考上北大、人大、复旦、南开、厦大等知名高校,也有一批出国深造的。我的弟子们现在正当40多岁,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2013-2016年,我还以吉林省初中历史刘学兵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身份带领我的团队进行教改实践,为吉林省培养了一批中学历史学科骨干名师,他们现在都在吉林省各个地、市、州的基础教育中发挥着骨干和引领作用。这些责任和担当源于老校长陈元晖先生的那句话:“附中教师要当教育家,不做教书匠”。这句话一直激励我坚持理想,追求卓越。我29岁破格晋升高级教师,39岁获评吉林省历史学科带头人,43岁时当选吉林省刘学兵初中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后来先后获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等。2015年,我获得了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吉林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坚持理想,就是为了心中的目标不松懈、不退却、不犹豫、不放弃,敢于战胜困难、战胜脆弱、战胜自己!追求卓越,就是把自己的发展与事业的发展同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只有坚持理想,卓越才有可能!

强师报国,求实创造

“强师报国,求实创造”是母校东北师范大学总结70多年的办学历史,立足新时代凝练出的东师精神。她告诉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既要牢记红色根脉,坚守“强师报国”初心,勇敢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秉承“求实创造”品格,坚实前行,创新创造。

从教三十多年来,教育足迹遍及白山松水,烟雨江南。2016年7月13日,大学派我到浙江嘉兴担任东北师大南湖实验教育集团校长。

undefined

在经过对嘉兴市南湖区和东师南湖校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五向同心,智慧未来”的办学方向,并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提出了“课程变化,学校变化;努力建设一所面向未来的智慧学校”的治校主张。在嘉兴南湖的八年,学校秉承“智慧的教育”办学理论,以“五向”课程改革为核心动力引擎,带动学校整体发展。2016-2024年,学校的三个三年规划都聚焦课程改革,我主持的学校核心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五向”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聚核跨界:“五向”课程深度实施再研究》、《融·贯·跨: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五向评价”的8年探索与实践》先后在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成功立项并结题。随着“五向”课程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反响,每年全国各地慕名来校参观考察“五向”课程的教育局长团、校长团、名师团络绎不绝。《中国教育报》在2020年3月25日发表我的署名文章《“五向”课程:迈向3.0课程的东师南湖校样本》,以半版的篇幅全面深入报导了学校“五向”课程建设成果。国家核心期刊《人民教育》2020年第8期,发表我的论文《基于五育并举的课程表达》,用四页篇幅表达了学校“五向”课程的行动研究成果。课程变化,学校变化。八年来,学校方方面面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升学比率大幅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学校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增。八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和复评全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全国品质课程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国家级荣誉。2020年,学校获评浙江省首批现代化学校,是当年嘉兴市本级中小学校中唯一上榜单位。

undefined

这八年,东北师大南湖实验教育集团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锚定教育共富,坚定扛起区域名校的责任担当,帮助区域内和区域外共同体学校共同发展。八年来,学校交流到当地政府和其他农村中学的硕士学历教师近10人次,线上、线下跨校帮扶达150余次。2018年以来,嘉兴科技城成立了教育发展联盟,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作为龙头学校,积极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学校先后成立了9个名师工作室,尽最大可能,提升域内教师教育教学水平。2019年,正当学校努力向着“面向未来的智慧学校”发展之际,我主编的《建设一所面向未来的智慧学校》一书,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校长亲自做序,并由东北师大校友文库永久收藏。2021年,我主编的《“五向”课程:迈向3.0课程的实践样本》一书,列入全国特色课程建设丛书,并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来临之际,我荣幸地被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嘉兴市南湖区委区政府评为建党百年百名标兵人物!2024年,我获得嘉兴市“教书育人楷模”光荣称号。

undefined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不是躺在床上睡到自然醒,也不是坐在家里无所事事,更不是走在街上随意购物;而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一代又一代的东师人,用他们独特的方式,续写着教育的故事,故事未完,新篇正启……感恩东师!祝福母校!

undefined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电话:0431-85098206
邮编:130024

  • 微信公众平台

  • 校友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