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各地校友 | 云南校友会召开2024年会暨迎新大会

发布时间:2024-12-04  浏览次数:

为强化在滇校友之间的联系,共叙东师情谊,共话未来发展,东北师范大学云南校友会于11月30日在昆明市东北师范大学盘龙实验学校召开2024年会暨迎新大会,来自云南各地州的新老校友近50人欢聚一堂。

教育是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重中之重,广大东师在滇校友坚守“强师报国”的初心,耕耘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在立德树人的火热实践中为云南基础教育行稳致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会议伊始,激昂的校歌将现场氛围“点燃”,强师报国的信念和爱校荣校情怀在校友心中油然而生。

1995级环科系校友、云南校友会秘书长刘刚首先致欢迎辞。他向与会校友特别是新校友致以热烈欢迎,并通报了母校发展近期取得的成就。他表示,校友会是连接学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纽带,是校友密切沟通的关键平台,校友会将一如既往关注和支持全体在滇校友工作生活,同时也期望校友携手并肩,凝聚成更磅礴的力量,为母校及校友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齐心协力开辟东师云南校友工作新局面。

独行速,众行远,薪火相传是校友大家庭温馨团结的致胜法宝。活动邀请长期扎根教育一线的3位优秀校友,从教师发展的不同角度进行从教经验分享。

作为在教育战线上深耕多年的专家,1995级化学系校友、东北师范大学盘龙实验学校校长袁绪富以“如何快速成长为卓越教师”为题,回答了教师成长中的常见问题。他将教师成长分为第一次成长期、高原期和第二次成长期的三个阶段,并重点对高原期症状提出了诊断施治的措施,建议处于高原期的教师,要从多方面去提升素养、常保从教热情、坚持乐思善学,努力突破瓶颈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卓越教师”。

作为教坛中的中坚骨干,2004级化学学院校友、昆明市第一中学中教一级教师杨红梅,以自身成长中的鲜活案例,就教师发展方向、操心需求、专业期望等作了分享。她建议校友从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德育方向以及竞赛方向深度挖潜增强续航能力,平衡好论文、公开课、教学业绩以及获奖证书等多层面任务促进自我价值实现,牢记“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做精做准教师这个良心工程。

作为教育行政工作上的专家,2013级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校友、昆明市教育体育局教师培训中心主任李胤汶作了“用好信息化技术为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的主题分享。他在剖析当前教育数字化相关政策与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减负增效的分析框架,聚焦智能技术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中的应用,阐述了智能技术对教学全流程减负增效的作用机理和典型的技术应用场景,为推进“双减”背景下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变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启发思考。

参加本次活动的不仅有在昆明工作生活的校友,同时也有在地州工作的热心校友奔赴相聚,还有很多未能到达现场的校友通过线上直播关注活动。校友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云南校友会心手相牵、守望相助的情怀。远道而来的校友们纷纷表示,距离不能阻隔母校情怀和校友间的情谊,未来将发挥自身优势,为云南教育事业发展和东师校友之家建设作出贡献。

2020级信科学院校友赵月梅代表新校友发言。她表示,首次参加校友活动,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敬意与亲切。东师校园沐浴着校友们相同的知识光辉,校园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独一无二的青春记忆。希望作为新校友能在校友会和老校友们的带领和支持下,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努力奋进。

活动期间,与会校友共同参观校园。当校友们看到依照母校字体所题写的校名时,每个人都感到亲切无比。东北师范大学盘龙实验学校是由东北师范大学与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政府合作创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设施设备完全照按省级一类标准配备,有完备的功能教室及最先进的实验室,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智慧校园系统的全覆盖。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按照东师成熟的合作办学模式运营管理,开办不足5年,就已快速成长为政府认可、学生认同、家长认定,在省市教育工作各项比武竞赛中不断斩获殊荣的知名学校。

此去乘风越山海,星河为路向未来。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新老校友的喜相逢,更是面向美好未来的一次再出发。校友们立足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热烈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书写好“为基础教育服务”答卷这一共同话题,在切磋琢磨中不仅拓展了自己的“校友圈”,还丰富了履职尽责的“工具箱”。全体在滇东师校友将携手并肩、沐光而行、共赴山海,在奋发有为的航程上继续写下动人心弦的东师故事,让东师精神在彩云之南这片热土上煜煜闪耀。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电话:0431-85098206
邮编:130024

  • 微信公众平台

  • 校友注册